最新目录

在迪拜卖地砖(2)

来源:航空动力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类似这样的应变求生,在国内市场是行不通的。因为自己的生意规模有限,而供给面的竞争对手无限,面对的永远是一个相对分裂的市场,即新的产品结构

类似这样的应变求生,在国内市场是行不通的。因为自己的生意规模有限,而供给面的竞争对手无限,面对的永远是一个相对分裂的市场,即新的产品结构可能无法匹配充足的市场需求。不同的是,迪拜弹丸之地却有120多个国家的客户,又大多在龙城汇集,所以总能找到合适的买家:你的货在科威特行不通,在卡塔尔说不定就是爆款。

因此,在迪拜做成功的关键就是掌握供需信息,自己心里始终要有数。

从2009年开始,龙城的中方管理团队就撤出了,改由迪拜国有企业纳克希尔集团接管。毕竟不是“自己人”,纳克希尔不顾商户反对多次涨了租金,并且开始扩建龙城的规模,规划已经到了第六期,这样做无疑会分化客流。

可是2016年龙城二期开盘前,还是有不少中国同行租赁了铺位。这可能源于国人的“房产投资逻辑”,大家天真地以为没有会贬值的商铺,更何况是龙城一期里已经找不到的一手铺位。

但是,我心里是很忧虑的。迪拜已经在规划“凤城”,而周边国家的“中国城”也越来越多,可能没有足够的客流支撑龙城二期。所以权衡再三,我在交钱前决定不做投资了。

诗剧

近处,看见他提着灯在走

稍远一点

看到灯提着他在走

再远,只看见灯

独自在夜色中走了……

结果确如所料,二期的客流严重不足,各项配套服务也不尽如人意。须知,二期的实际年租金高达每平方米2 000多迪拉姆,有的当道店甚至超过1万迪拉姆,且大多是100~200平方米的大店铺,而生意却普遍只有每天几百迪拉姆。不少“老迪拜”都栽到里面,短短几个月亏损上千万迪拉姆的都不在少数。

我认识的一位做充电宝的义乌生意人,由于二期亏损太大,连一期的铺面租金都付不起了。现在他每天背个包,在龙城里面四处转悠,逢人就推销充电宝、数据线,做回了“流动商贩”,一天能有几百迪拉姆进账。有时候看着他的背影,我感觉挺心酸的,也为自己还能有个落脚的地方感到庆幸。

如今,在迪拜的中国人已经有30万人,比本地人还要多。2020年迪拜将举办世博会,来做生意的中国人只会更多,但竞争就会更激烈了。到时候,我可能会离开这里,去中国人更少的巴林,或利雅得。

就像风刮起的沙,风刮到哪里,沙就落到哪里。

在上海出差的时候,接到一个好朋友的电话,只听他问:“在哪呢?”

我顺口回答:“上海。”

“那你回来的时候给我捎点上海特产呗?”

“行,要啥?”

“上海大众!”

“……真敢要!你咋不要东方明珠呢?”

教数学的宇文老师有一群好朋友都是单身汉。一天,其中一个小伙子向大家炫耀:“兄弟们,我已通过本年征兵,很快就不是独身狗了!”

宇文老师惊奇地问:“这和你是不是单身狗有什么关系?”

小伙子回答:“今后,请记得叫我‘军犬’。”

和媳妇一起回娘家,看到老丈人养了一大盆莲花,我不失时机地讨好道:“老婆,你就像这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丈母娘:“你说我是淤泥吗?”

中国商人就像风刮起的沙,风刮到哪里,沙就落到哪里。我与迪拜结缘是在2004年。当时大学毕业找不到太好的工作,恰逢阿联酋航空通过劳务公司招募地勤,月薪过万元。我认为待遇很好,应聘来到了这座沙漠城市。不过只在机场做了两年,我便辞职到了当时刚刚开张的龙城、一位广州同乡开的建材店做经理,因为那里赚得更多。龙城是迪拜城南15千米沙漠中的一个中国商品批发零售市场,是中国政府与迪拜政府合作开发的项目。过去,中国人在迪拜做生意,必须要找当地人做保人,除每年支付保费,还要把公司至少51%的股份交由对方持有。龙城则是一个自由区,中国人开公司不需要保人,可以全资持有。与迪拜其他地方一样,龙城没有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而且就连关税也省掉了。有了以上诸多便利,龙城2005年开张时,2 000多家铺面很快就被中国人抢光了。我认为,相比国内及欧美市场,中国的“小生意人”在迪拜的机会很多。第一个原因,迪拜“地气旺”。迪拜地理位置优越,是中东地区第一大港口,中东客户、非洲客户、南亚客户、中亚客户云集。整片地区虽然石油很多,但大多数商品都依赖进口,且品相要求不高。这就给擅长做半成熟商品的中国人更多机会,国内趋于饱和的服装、五金、电子等产品在迪拜都非常抢手,溢价很高。当时,我们从广州进货抛晶砖,拉到迪拜的成本为每平方米200多元,而售价可达400迪拉姆,按当时汇率计算相当于800元人民币,利润高达300%。做得最好的店,据说一年营收可达3 000万迪拉姆。我在店里打工两年,也顺利成为“百万富翁”,后来就开了自己的店,卖家居装饰品。第二个原因,迪拜的商业模式简单,人情世故也简单。迪拜市场就是一个简单的订货+现货市场。客户看样订货,对比3~5家的报价与质量,最终选择1家。整个过程没有复杂的人事关系,不需要安排招待,客户自己来自己走,交易达成全靠价格和质量,以及自身的信誉。我的店有20平方米,堆了上百个品类的样品。为了能与客户流畅沟通,我专门聘了两名巴基斯坦人做客服,他们懂英文,薪水也比中国人低。我还整理了一份上百页的产品说明文档,随时更新报价。在迪拜,客户问价,如果你支支吾吾,客户转身就走,因为他认为你不专业,浪费他的时间。和阿拉伯客户打交道久了,你会发现他们很“可爱”。阿拉伯人很尊重合同,对合同期限及规定的质量标准非常执著,我们称之为有“认真气”。中国商家只要认真按照合同办事,阿拉伯客户待你就像朋友、哥们儿一样,会邀你参加家庭宴会。他的所有亲戚,甚至保姆都可以一天不停地对你说“欢迎”,走时还送你一大堆椰枣、橄榄油和当地糕点。阿拉伯人很喜欢讲价,有时候甚至为了讲价而讲价。不过你只要拿出有说服力的论据,他们又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打款如闪电一般迅速。有一个窍门:利用生产周期或最后期限,“鼓励”阿拉伯客户趁早打款。有一次,一位阿拉伯客户看好了集成墙面,要求我们立即从广州进货,但是没有下单付款,只是表示在合同规定的某日前迟早会打款。于是,我“哄”对方这款集成墙面很抢手,打款后厂方才会生产,届时就要等一周时间,肯定会超过时间期限。阿拉伯客户得知后当晚就打来定金,还特意强调绝不能因为他误了期限。对比阿拉伯人,欧美客户对中国商家的态度就没那么友好。东南亚、南亚客户则喜欢“吹牛”,报价可能很高但最后总是压得很低。正是因为得天独厚的环境,龙城造就了不少中国生意人。简单的一个十几平方米的铺位,老板的资产可能就有上千万迪拉姆。不过,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价格战。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拥入龙城,2010年以后生意确实艰难了不少。抛晶砖最早只有几家做,很快就变成几十家,一家比一家价格低。现在,做现货连锁的利润有20%左右,做订货贸易的利润有10%左右,与以前300%的利润大相径庭。但是,我认为迪拜的生意仍然是好做的,“只是你的生意不行了”而已。在迪拜做生意,简单说就是准入门槛低,但是市场可以迅速地从蓝海变成红海。在这样的市场里,商家要注重调整产品结构,随时留意空白市场。就好像抛晶砖不行了就卖仿古砖,仿古砖不行了就卖马赛克。始终要留一笔“后路钱”做转项的备用金,不断地从红海跳到蓝海。类似这样的应变求生,在国内市场是行不通的。因为自己的生意规模有限,而供给面的竞争对手无限,面对的永远是一个相对分裂的市场,即新的产品结构可能无法匹配充足的市场需求。不同的是,迪拜弹丸之地却有120多个国家的客户,又大多在龙城汇集,所以总能找到合适的买家:你的货在科威特行不通,在卡塔尔说不定就是爆款。因此,在迪拜做成功的关键就是掌握供需信息,自己心里始终要有数。从2009年开始,龙城的中方管理团队就撤出了,改由迪拜国有企业纳克希尔集团接管。毕竟不是“自己人”,纳克希尔不顾商户反对多次涨了租金,并且开始扩建龙城的规模,规划已经到了第六期,这样做无疑会分化客流。可是2016年龙城二期开盘前,还是有不少中国同行租赁了铺位。这可能源于国人的“房产投资逻辑”,大家天真地以为没有会贬值的商铺,更何况是龙城一期里已经找不到的一手铺位。但是,我心里是很忧虑的。迪拜已经在规划“凤城”,而周边国家的“中国城”也越来越多,可能没有足够的客流支撑龙城二期。所以权衡再三,我在交钱前决定不做投资了。诗剧近处,看见他提着灯在走稍远一点看到灯提着他在走再远,只看见灯独自在夜色中走了……——张作梗《提灯的人》结果确如所料,二期的客流严重不足,各项配套服务也不尽如人意。须知,二期的实际年租金高达每平方米2 000多迪拉姆,有的当道店甚至超过1万迪拉姆,且大多是100~200平方米的大店铺,而生意却普遍只有每天几百迪拉姆。不少“老迪拜”都栽到里面,短短几个月亏损上千万迪拉姆的都不在少数。我认识的一位做充电宝的义乌生意人,由于二期亏损太大,连一期的铺面租金都付不起了。现在他每天背个包,在龙城里面四处转悠,逢人就推销充电宝、数据线,做回了“流动商贩”,一天能有几百迪拉姆进账。有时候看着他的背影,我感觉挺心酸的,也为自己还能有个落脚的地方感到庆幸。如今,在迪拜的中国人已经有30万人,比本地人还要多。2020年迪拜将举办世博会,来做生意的中国人只会更多,但竞争就会更激烈了。到时候,我可能会离开这里,去中国人更少的巴林,或利雅得。就像风刮起的沙,风刮到哪里,沙就落到哪里。(朱权利摘自《商界》 图/点点)嘻哈段子铺特产在上海出差的时候,接到一个好朋友的电话,只听他问:“在哪呢?”我顺口回答:“上海。”“那你回来的时候给我捎点上海特产呗?”“行,要啥?”“上海大众!”“……真敢要!你咋不要东方明珠呢?”单身汉的自嘲教数学的宇文老师有一群好朋友都是单身汉。一天,其中一个小伙子向大家炫耀:“兄弟们,我已通过本年征兵,很快就不是独身狗了!”宇文老师惊奇地问:“这和你是不是单身狗有什么关系?”小伙子回答:“今后,请记得叫我‘军犬’。”出淤泥而不染和媳妇一起回娘家,看到老丈人养了一大盆莲花,我不失时机地讨好道:“老婆,你就像这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丈母娘:“你说我是淤泥吗?”

文章来源:《航空动力学报》 网址: http://www.hkdlxbzz.cn/qikandaodu/2020/1113/386.html



上一篇:三 线 情 思 ——记“走进航空”主题活动之“
下一篇:想象与飞翔: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飞天梦想

航空动力学报投稿 |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 航空动力学报版面费 | 航空动力学报论文发表 | 航空动力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航空动力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