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动力及其实现逻(3)

来源:航空动力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就主体意识方面看,它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和实践中形成的关于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自身与他人及外部世界关系的认识和把握。在以往的社会中,物

就主体意识方面看,它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和实践中形成的关于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自身与他人及外部世界关系的认识和把握。在以往的社会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落后限制了人们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人被看成是大自然的完成品。随着生产力的变革和进步,人的主体意识才获得相对独立发展,人和自然得以相对区分。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大解放和市场经济的腾飞,促进了主体意识的空前觉醒。从内容上说,主体意识既包括个体主体意识,也包括群体主体意识。个体主体意识的觉醒,促成了个体从“无我”到“自我”的根本转变,催生了意识能动性的充分张扬和实现自我价值、自我塑造的强烈向往;群体主体意识的高扬,主要是集体、国家意识的强势,激起了人们对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的热切眷注,促成了人们的道德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从主体意识觉醒和高扬的结果来说,其中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价值主体在追求理想目标和精神生活的同时,对世俗生活和物质利益的热情并没有丝毫减弱。在这种处境中,价值主体将力求在理想与世俗、精神与物质之间寻求某种平衡[10]。事实上,人们也正是在个人与国家、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的价值天平中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以人民大众为最高价值主体,以是否有利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为价值参照,而且它指向未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普遍而持久的奋斗目标,回应用物欲的膨胀挤压人的精神空间之时弊,闪烁着对人们精神世界和现实福祉的深切关照。

从自我实现的维度看,“推动人和人类进步的不单是生存需要,而是对永无止境的自我实现和自我确定的追求。人们开始总是以自己的理想来创造自己,在实践中及时调整自己,努力去实现理想,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潜在能量和不断更新的形象。人的历史是人的潜能发挥、智慧发展,也就是自我实现的历史”[11](P16)。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关于人的科学本身是人在实践上的自我实现的产物”[12](P242),人在实践上自我实现的目标是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奴、物役的完全消除,人们的谋生活动被升华为自由自在的创造性活动。这必然要求整个社会为实现人的需要的丰富性而创造条件,包括强大的经济基础,极大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道德素质等。因此,这个远大的目标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内蕴了一种‘好社会’的静态理想状况,也暗含了一种‘社会向好’的动态发展趋势”[13],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国化下三个不同层面的图景展示,是美好生活理想在中国场域的现实形态。同时也是条件,目的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其中,国家层面的价值观解决的是奋斗目标及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即共同富裕,社会层面的价值观解决的是利益实现的规则和环境问题,个人层面的价值观解决的是人的素质和精神文明发展问题。但无论是哪一个层面价值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其他两个层面的支持,三个层面之间是一个完整而统一的整体。

因此,从终极的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以“人”为基础,以“民”为中心,表现出对人之主体性的自觉和尊重礼遇,而且把人当作目的,从而超越功利性,旗帜鲜明指向神圣、高尚、终极,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14],因而必然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四、实践的指向:基于三重动力的逻辑视角

通过以上分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长点和着力处就变得愈益清晰。努力创造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力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条件,促进动力合流,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以下三个方面是必要和不可或缺的。

第一,要强化人们背弃公序良俗和伦理道德的羞耻感。羞耻感亦称羞耻心,是一种基于思想、行为的道德内涵卑劣性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谴责。这种情感由于主要依赖于个人的内在德性,是行为人主动发出的一种情感回应,因而其影响效果往往比来自社会普遍伦理的外在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情感更加深刻,成为人们道德自律的基本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观念走向实践,首要的是提高人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不仅是因为是非感是产生羞耻感的前提和基础,还因为价值观建设,建设的就是理想信念、是非曲直的标准。要立足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15](P164),发挥其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尤其要重视家庭的作用。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和个人的首属群体,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它的侵染,往往成为一个人一生的永久素质,烙印在个人的品性之中,最终作用于人的行为。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充分发挥家风家教对个人成长的基础性作用,进而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家庭中萌芽,让真善美的力量在社会中溢出。同时,心理惯性由于对旧事物的沿袭而具有惰性的一面,可能殃及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要注意引导其走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圆融、相支持的轨道上,光大中华文化的道德光辉。

文章来源:《航空动力学报》 网址: http://www.hkdlxbzz.cn/qikandaodu/2021/0622/1374.html



上一篇:地方法治建设动力的社会化问题研究
下一篇:制度实施机制的行为动力学分析

航空动力学报投稿 |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 航空动力学报版面费 | 航空动力学报论文发表 | 航空动力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航空动力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