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四川省犍为县扶志与扶智促进扶贫工作的经验启(2)

来源:航空动力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用优质教育推动精准扶贫道路 坚持与全市脱贫攻坚任务同频共振,集中力量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提高基础教育普及率和办学质量,进一步缩小

(二)用优质教育推动精准扶贫道路

坚持与全市脱贫攻坚任务同频共振,集中力量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提高基础教育普及率和办学质量,进一步缩小乡镇边远地区与城区办学差距。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任务,帮助全县贫困学生解决就学困难,不因贫失学。以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公正和均衡发展为重点,加快改善乡镇边远地区办学条件。

(三)用科技团队推动精准扶贫道路

科技扶贫专项以支撑产业发展、完善服务体系为主要任务,支撑产业发展,实施科技扶贫产业发展类项目,辐射带动项目区农户,组织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贫困地区开展科技合作,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合社在贫困村实施科技扶贫项目。完善服务体系,建立专家服务队伍,组织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培训农民,选派科技人员,深入贫困村开展技术服务和创新创业。

四、以扶志、扶智提高扶贫精准度的实践路径

为了更好地将扶志、扶智推进精准扶贫落到实处,首先必须在思想上进行解放,统筹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达到与时俱进的目标,所以要充分提高政府、社会和群众各个主体的积极性。

(一)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导向工作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实施脱贫攻坚的宣传教育活动,针对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取得的成绩进行有效的积极宣传,使贫困地区对精准扶贫的理解更加清晰和深刻,从而让贫穷区的群众产生共鸣,引导爱国主义情怀的表达,从而让脱贫致富的信念更加坚定。要引导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对党和国家的脱贫政策措施有准确且全面的解读,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相关典型案例进行宣传。要对作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进行激励和表彰,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志气。

(二)精准满足贫困群众精神需求

通过思想教育和感情沟通等方式,精准满足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需求。不断强化人文关怀,对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大力提倡,从而使摆脱贫困的信念更加坚定,使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得到有效的激发。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行弘扬,使贫困地区的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脱贫精神得到振奋。建立文化中心,提供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对文明程度进行提高。充分保护的同时开发贫困乡村的文化资源,通过资金的投入利用优秀文化资源,倡导文艺工作者对贫困地区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全面提升贫困人口智力水平和综合素质

扶智要求能够保证贫困地区得到公平和充足的受教育机会,增加教育资源的投放,保障教育资助,让扶贫教育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使贫困人口的智力水平和综合能力都得到全方面的提高。在贫困地区实施教育资助补贴,落实九年义务教育保障政策、高中教育学费减免政策、奖学金和助学金政策、贫困家庭高中毕业生暂缓就业生活补贴政策、贫困地区学生就读重点高校保障政策等。对贫困地区的教育设施进行有效建设,扩大扶贫教育资金支持的范围,增强支持力度,使中小学校教育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

(四)提高贫困群众职业技能培训精准性

对贫困地区农民职业技能进行精准的培训、对农业实用技术进行有效培训,加大培训投入的力度,提高贫困群众职业技能培训精准性。开展劳务定向培训,设立培训基地,把当地主要的支柱性产业优化升级需要的技术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设为重点,实现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问题。对新兴产业人才进行培训,通过运用科学技术使劳动者素质得到有效提升,鼓励贫困地区专业技术劳动者返乡创业,从内在提高劳动者摆脱贫困的实际能力。

五、结语

扶志的重点在于将贫困户的观念思想、自身志气进行扶持,让他们建立起立自力更生的理念。思想得不到改变,可能会导致短暂的脱贫后因为思想和观念的落后而再次致贫。扶志的任务就是对准落后的思想观念,采取针对性的定向扶持,让贫困户坚定斗志,树立起自信。扶智是指对贫困地区的职业技术、科教文化进行强化建设,将贫困地区人口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提高,优化和改变农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赋予贫困地区群众话语权。采取扶智的措施使贫困群众的自生活力得到提高,使贫困户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树立主动脱贫的理念,坚定脱贫道理的方向,才能提高扶贫任务的精准度。

文章来源:《航空动力学报》 网址: http://www.hkdlxbzz.cn/qikandaodu/2021/0620/1363.html



上一篇:南京科技型初创企业营商环境优化及发展策略分
下一篇:论激发基层协商民主有效运行的三维动力

航空动力学报投稿 |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 航空动力学报版面费 | 航空动力学报论文发表 | 航空动力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航空动力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